妹妹 自慰 马沉、刘小堽:《刘盼遂年谱》
发布日期:2024-10-27 01:49 点击次数:104
实质简介妹妹 自慰
刘盼遂先生(1896-1966),河南息县东谈主,现代有名学者、古典文件学家、话语学家、藏书家。1921年考入山西大学预科,问学于郭象升、黄侃。1923年冬至1925年春先后任教于菏泽山东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曲阜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等校。1925年夏考入清华学校参谋院,在校三年,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名师。1928年毕业,先后在河南中山大学、女师大参谋所、清华大学、河南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师范学院(新中国竖立后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56年被高教部评为二级讲授。1966年被动害致死。
有《世说新语校笺》《文字音韵学论丛》《段王学五种》《论衡集解》等文章。纂修《河南通志·宗教门》《长葛县志》《太康县志》《汲县新志》。与郭预衡共同主编高档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散文选》。另有《颜氏家训集解》《世说新语校注》等稿未能出书,原稿佚失。
看成清华国粹参谋院毕业生的了得代表,刘盼遂先生治学“远绍王念孙,近承王静安”,亦受章黄之学影响,在经学、小学、校勘学、文件学、史地学等限制王人有了得成就。在《世说新语》《文选》《颜氏家训》《论衡》等古籍的整理方面有创举性孝顺。
他弥远在北京肄业和任教,履历了期间变迁和文化革新,也见证了中国现代高档汲引的发展。在清华国粹院念书时,他与汪吟龙、吴其昌等创办实学社,编印《实学》杂志,刊发国粹论文,使《实学》成为其时高校国粹限制的迫切刊物。在女师大参谋所任教时,他与王重民、谢国桢等创办《学文》杂志,时东谈主称该学术团体为“北门户”。他亦然“禹贡学会”“考古学社”的迫切成员。
抗日战争期间,他被困在殒命区,强项不与日伪取悦,活命疲顿,仍效用民族骨气,取得学界较高赞叹。新中国竖立后,他承担了艰巨的教养责任,培养了一批古代体裁、古代汉语想法的优秀学者。
《年谱》如期间规定,记叙了刘盼遂先生的肄业经过、教养参谋情况、学术交游和悲催结局。正文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简略从出身至清华国粹参谋院毕业,中卷简略从启动在高校任教至北温暖平幽静,下卷简略再行中国竖立至厌世。两位编者整理过刘盼遂先生的著述集和藏书题跋,将其中关系信息索求出来,并期骗了可能寻见的关系档案、手稿、书信、科研经营、新闻报谈、申雪材料及同期代学东谈主文集、日志、回忆录等,访谒了部分知情学者,历时十余年编纂成谱,尽可能呈现刘盼遂先生真确的一世。谱后附“刘盼遂先生著述纪年”和“哀挽追思诗文录”。
本书为2023年国度出书基金资助名目。

目 录
辑谱阐述
上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至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
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先生一岁
清宣统三年辛亥(1911) 先生十六岁
民国五年丙辰(1916) 先生二十一岁
民国六年丁巳(1917) 先生二十二岁
民国七年戊午(1918) 先生二十三岁
民国八年己未(1919) 先生二十四岁
民国九年庚申(1920) 先生二十五岁
民国十年辛酉(1921) 先生二十六岁
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 先生二十七岁
民国十二年癸亥(1923) 先生二十八岁
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 先生二十九岁
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 先生三十岁
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 先生三十一岁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 先生三十二岁
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 先生三十三岁
中卷 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至民国三十七年戊子(1948)
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 先生三十四岁
民国十九年庚午(1930) 先生三十五岁
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 先生三十六岁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 先生三十七岁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 先生三十八岁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 先生三十九岁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 先生四十岁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 先生四十一岁
民国二十六年丁丑(1937) 先生四十二岁
民国二十七年戊寅(1938) 先生四十三岁
民国二十八年己卯(1939) 先生四十四岁
民国二十九年庚辰(1940) 先生四十五岁
民国三十年辛巳(1941) 先生四十六岁
民国三十一年壬午(1942) 先生四十七岁
民国三十二年癸未(1943) 先生四十八岁
民国三十三年甲申(1944) 先生四十九岁
民国三十四年乙酉(1945) 先生五十岁
民国三十五年丙戌(1946) 先生五十一岁
民国三十六年丁亥(1947) 先生五十二岁
民国三十七年戊子(1948) 先生五十三岁
下卷 己丑(1949)至丙午(1966)
己丑(1949) 先生五十四岁
庚寅(1950) 先生五十五岁
辛卯(1951) 先生五十六岁
壬辰(1952) 先生五十七岁
癸巳(1953) 先生五十八岁
甲午(1954) 先生五十九岁
乙未(1955) 先生六十岁
丙申(1956) 先生六十一岁
丁酉(1957) 先生六十二岁
戊戌(1958) 先生六十三岁
己亥(1959) 先生六十四岁
庚子(1960) 先生六十五岁
辛丑(1961) 先生六十六岁
壬寅(1962) 先生六十七岁
癸卯(1963) 先生六十八岁
甲辰(1964) 先生六十九岁
乙巳(1965) 先生七十岁
丙午(1966) 先生七十一岁
附录一 刘盼遂先生著述纪年
附录二 哀挽追思诗文录

刘盼遂先生终身从事文字音韵之学,尤服膺于段玉裁及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考校集外佚文之余,又汲汲为段、王撰写年谱。二谱体例至极,其中《王石渠先生年谱》多验证之语,亦多感触之词。今以《刘盼遂年谱》对照王谱,遥想二公生平志业,可资相比者,亦犹刘孝标比迹冯敬通,有三同四异焉。
王从戴震受经,尽得其传,又弥远奴隶朱筠,结脱俗之交;刘则负笈清华,涵泳深弋,遍礼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导师。游于上庠,亲炙名家,此一同也。
王尝入幕赴皖,有顷还都,自谈不堪外任,愿供京职;刘则一世践履未至江南,在北平殒命后仍坚拒南下。疏越东谈主事,不好游历,此二同也。
王以著述自娱,凡所著述,约近百种;刘亦意思著述,仅校笺批注,即有十七种。志向早立,遍校群籍,此三同也。

三同以外,复有四异。王严慎合手重,不尚游谈,刘则谈机利弊,亦庄亦谐,且善吹箫,技惊四座,此一异也。
王生逢右文之世,一世未罹劫难,刘则迭经清帝逊位、军阀混战、日寇侵华、“文化大变调”,屡陷逆境,颠沛失所,此二异也。
王获终寿考,和谐天年,刘则劫后不复,惨遭辣手,人命定格在“文化大变调”之初,此三异也。
王元气心灵所萃,以《广雅疏证》名世,刘则忧填沟壑,虽有壮猷,却赍恨失盼,好意思志不遂,此四异也。
王念孙死一火八十年后,方有刘盼遂为其裒辑佚文,撰写年谱,阐幽明微,剔垢磨光。刘盼遂死一火才五十年,即有马沉、刘小堽二位先生为其汇编辑述,搜罗佚篇,著述集既成,年谱亦完稿。其间异同,抑又何辨焉?
犹有可述者,刘先生为王念孙撰谱之时,虽有王静安之死,隐寓世纷,然运化方兴,文雅不坠;而沉兄为刘先生撰谱之时,东欧战局不决,神州大疫方殷。沉兄居家休止三十余日,手欺压披,皓首穷经,成就此谱,必可告慰刘先生于重泉之下。
序末复系一铭,以重悼斯旨:立雪清华,东谈主师环立。讲席燕园,去来缘契。众中独箫,如诉如泣。宗仰郑许,其功未济。段王五种,平生所系。方之石渠,三同四异。楼名百鹤,鹤飞楼弃。所称居安,终遭凶逆。冠盖满京,此宅长寂。知心沉,感于意气。数阅寒暑,成谱匪易。正谈行空,何虹不霁。
是为序。
王京州于广州暨南

辑谱阐述
一、本谱以编者十余年前所撰《刘盼遂先生年谱简编》一文为基石,改进讹谬,增补新见材料而成。
二、全谱以公历为时轴,而所涉文件多有效夏历者,遇此情况,王人换算为公历。
三、对于清华学校参谋院之创建、发展与驱逐,现在学者多有参谋,且颇为属目,本谱只瓦解与先生密切关系之实质。
四、波及先生主要学术文章时,只作实质综合,因笔者参与整理之《刘盼遂著述集》王人已收录,读者欲作专科参谋,自可查阅该集。
五、可系年之诗词、书信、题跋,以及一二《著述集》失收之佚文,若与先生履历、念念想密切关系,则尽量收录全文。

六、学东谈主日志、新闻报谈及回忆录等若与先生较商量联,则合适节引原文。
七、编者对关系事项之分析西席,王人以按语体式出现,且仅代表个东谈主不雅点。
八、谱中所涉东谈主物繁密,逐个作简介则稍显烦冗,且先生师长、友一又、共事、弟子多有名学者,为现在学东谈主所知,不须于此糜费文字。只以疑望体式,先容与先生有交游或关联而现在学东谈主偶然熟谙者。
九、先生早年好古文奇字,其文章中有大都刻意使用的异体字、护讳字等。本谱援引时,尊重其用字习尚,除将一般繁体字改为简化字外,异体字、护讳字等尽量保留。
十、谱中援引出书物原文时,必照直而录,合适节引,不改词形文法。遇昭着错字则径改,不出注;遇脱漏之处,考其文意,尽量以“〔 〕”随文补出。
十一、援引出书物原文时,尽量注明其落款、出书时期、卷期(版次)等必要信息。谱后不设“参考文件”,因所参考之文件已于正文内标清也,不须重赘。
十二、所引文件贵寓原文中漫漶不清、无法辩别之字,暂以“□”代替。

余征集整理息县刘盼遂先生著述,于今十五年矣。其缘故,当自拜读聂石樵先生辑校之《刘盼遂文集》时。后朱玉麒先生《春山秋恨有谁知》一文出,发东谈主深省,余心有所触,而欲知刘先生属生疏平,乃刻意检索,草成《刘盼遂先生年谱简编》一文。
本愿非为示东谈主,但供己身念书对照耳。或觉得成心于后生学东谈主,公之世人,聂石樵先生、童庆炳先生、小堽先生因而知之。实《简编》一文,粗陋偏激,亟待改进,此余深知也。故暇时四处搜讨,广求材料,随见随补,然本职甚忙,未能毕力于此,亦无如奈何也。
童先生生前尝语余曰:汝当竭尽所能,广辑刘先生佚文,助小堽先生祖宗后己,如能编周详集最宜。又言将撰《刘盼遂传》一书。聂先生欲增补《刘盼遂文集》时,童先生、小堽先生嘱余寄送材料,以备彩选。后《刘盼遂文集》增订一事,历数年而未成,而童、聂二先生先后归谈山,终未见刘先生著述重出。呜呼!余每忆及此,王人哀恸不已。

又数年,小堽先生、那荣利先生及余约定裁剪整理《刘盼遂著述集》一事,请许嘉璐、冯天瑜二位先生任参谋人,请朱小健、周笃文二位先生主合手,王京州先生、王师远大、王志勇先生、宫瑞龙先生等十余东谈主整理点校,历四年乃成。未谏言“全集”,盖遗珠弃璧,刘先生文章之未寻得者不在少数,况其生前所编方志、课本尚未列入也。
小堽先生与余,本欲以此年谱为附录,置诸《著述集》之末。孰料铢积锱累,新见材料盈篇满籍,经常现实,已逾二十万字。同仁言,当以单行本行世为宜,以便当世学东谈主了解刘先生生平。故为拈出,厘为三卷:上卷简略为先生少年至后生问学阶段;中卷为先生任教于民国各大上庠时期;下卷为新中国竖立后先生之履历。如斯分裂,不外个东谈主宰见,偶然妥帖。

兹谱编纂经过中,多赖前辈与友东谈主助力,周笃文、冯天瑜、李修生、朱小健、汪少华、虞万里、张帆、朱玉麒、那荣利、苗怀明、刘强、踪训国、张宝山、张宝平、张郑芳、吴晓枫、赵林涛、荣宏君、武黎嵩、王京州、朱昌元、蔡渊迪、宋健、王志勇、宫瑞龙、汪煜、毕红刚、章增安、王春翔、李丽、冯莹、王维、吕志学、盖新亮、王晓庆、常策、邹逸轩、李念念怡、石勖言、元伟、范高强、赵晓云、赵成杰、峻岭、王心童、王保成、杨天亮、王鹏、胡大勇、张柱、杨峰、肖彤、刘帅、刘必、刘义、万晓磊、宋银羽、向辉、杨健、肖亚男、易骅、孙全义、徐明华、张彦林、马曙光、张玉亮、南江涛、张颖、李璜、蔡瑛、熊伟、毕义星、郑凌峰、刘长文、刘立金、刘立轩、刘升华、王乐祥、大风、董杰、张越等先生王人曾予以援手,尤其是冯天瑜先生、荣宏君先生、肖亚男女士和宋健先生,屡次提供贵寓。良师诤友,不成忘怀。
壬寅之春,大疫又起。余突遭休止,仓促之间,未携片纸。唯此稿存于随时刻机之内。因祸得福,竟得一月优游,养晦韬光,随时校改。数月后得许华伟先生、马达先生、刘晨芳女士愉快,定在盼遂先生故我书社出书,又蒙知友暨大王京州讲授赐序,前辈学者北师大李修生讲授多番请示指引,甚为戴德。

刘盼遂先生卒于“文化变调”之初,其藏书被抄,家中其他文件贵寓亦灰飞烟灭,故征集原始贵寓,至为不毛。小堽先生夫人告,立三先生夫人生前尝言先生掌故多则,如与鲁迅之交游等,以而今无从查证,暂付阙如。
余服膺刘先生为东谈主学术,而本身学识微薄,才气不及。兹谱虽成,定有错讹,敬请学东谈主指正。援引现代学东谈主著述,无法逐个聚合,尚祈留情。若蒙赐示刘先生佚文,以作补订,更当答复。
之远
癸卯夏于辽海訄堂

兹谱交稿后,包袱裁剪丁晓花女士不辞尽力,摘谬指疵;赵建新先生提议数十条修改倡导,理应拜谢。
人妖porn癸卯冬之远又记